华为开展智能汽车业务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其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产业布局期(2012-2015年):2012年,华为在集团内部设立车联网实验室,开始研究和布局车联网板块;2013年,华为推出车载通信模块ME909T,正式进军车联网行业;2014年,华为先后与东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等公司在车联网、智能汽车等开展合作;2015年,华为拿到奥迪、奔驰的通信模块订单,买入车联网供应商行列。


技术深耕期(2016-2018年):2016年,华为与奔驰、宝马、奥迪、爱立信、诺基亚、英特尔、高通联合成立“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联盟旨在整合各巨头间的资源,加快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进度;2017年,华为与广汽、上汽、北汽等车企在车联网、智能汽车方面建立战略合作;2018年,华为发布用于自动驾驶的移动数据中心MDC,同年明确“不造车”战略,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落地应用期(2019年至今):2019年4月,华为首次以汽车增量部件核心供应商的身份参加上海车展;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一级部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2019年4月,华为发布HUAWEI HiCar解决方案;2020年2月,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通过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2020年10月,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2021年,华为先后发布智选车合作模式下的两款车型:塞力斯SF5与问界M5;2022年7月,华为发布问界M7(智选车合作模式)。

forum.jpg

3、战略定位: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作为全球ICT产业的领军企业,华为进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顺理成章。但为了减少进入阻力,尽快推动其智能网联技术量产落地,在2018年底三亚年度战略会上决定正式涉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之际,华为董事常委会《关于应对宏观风险的相关策略的决议》中便明确“华为不造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核心战略,公司角色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ICT部件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2020年9月,华为执行董事长徐直军接受采访时层表示,“我们也没想到余承东的消费者BG能做这么大,至于王军以后的汽车BU做的比博世大比博世小,靠王军这个团队的本事”,表明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对标者为博世这样的Tier1供应商,并在未来希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与车企更深入的合作。增量部件也意味着华为专注的不是传统汽车零部件,而是智能网联汽车所需要的新型零部件,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性能算力芯片、操作系统、电驱动系统等。


4、组织架构:架构不断调整,逐步走向稳定

车BU历经ICT部门管理(徐直军)→终端BG管理(余承东)→再次独立于终端BG(余承东)三次调整;智选业务由终端BG(余承东)管理。


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车BU,隶属ICT部门管理,最高负责人为徐直军,车BU总裁为王军,形成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五大产品部。


2020年:车BU划分至消费者BG,隶属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管理(余承东),车BU总裁仍为王军。


2021年:终端BG(原消费者BG)负责智选业务,由余承东负责;华为云计算提供HMS for Car;数字能源业务提供充电桩;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负责HI模式,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余承东任CEO,王军任COO;海思为华为MDC提供芯片。从组织架构来看,智选模式与HI模式在华为内双线并行,逐步走向稳定。

forum.jpg

02

产业现状


1、华为深度赋能,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汽车

华为与车厂的合作最早可追溯到2019年。赛力斯是华为首批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双方最初于2019年1月达成合作关系,合作模式为“华为智选”,即华为提供整车全栈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硬件,并在此基础上参与赛力斯汽车的产品设计、研发、营销以及品控等多方面。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车为赛力斯SF5华为智选版,车辆搭载了华为HiCar全场景智能互联系统、HUAWEI DriveONE三合一电驱系统等软硬件,新车在华为线下门店内进行销售。此后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持续推进,共同打造了问界M5、问界M7等众多热销车型。此外,凭借与赛力斯等车厂的合作经验,华为不断拓展与整车厂的合作关系,与北汽、长安、奇瑞等均有新的合作。

forum.jpg

(1)赛力斯:问界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

问界M5由赛力斯与华为联合设计,以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为例,其整车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以及华为智能座舱3.0,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1425公里。

华为软硬件协同打造问界M5高阶智能驾驶。问界M5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拥有27个感知硬件,由1个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2颗800万像素高感知前视摄像头外加9颗侧视、环视、后视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所组成,配合高性能计算平台+华为拟人化算法加持,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典范。

鸿蒙座舱,打造智能车机新高度。问界M5搭载鸿蒙座舱,为座舱提供超级桌面,PC协同、座舱K歌、沉浸式游戏等众多功能。同时搭配华为MagLinkTM魔吸车载接口和华为SOUND,助力车内打造智能连接与高沉浸式声场。

forum.jpg

(2)长安:阿维塔11

2023年8月24日,阿维塔11鸿蒙版上市,定位为高端智能情感驾座。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价格区间为30万元-39万元。阿维塔11鸿蒙版全系标配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ADS2.0智驾系统。

鸿蒙座舱带来体验革命性提升。阿维塔鸿蒙座舱桌面拥有与手机类似的界面和交互,绝大多数设置和信息均可一步直达,实现便捷的零层级操作。除了零层级的桌面布局设计,鸿蒙座舱还引入了个性化SmartDock,可以根据路况、车主状态以及车况等条件综合分析,个性化推荐内容、安全提醒、便捷服务等,让车机系统能够更加智能的匹配车主具体需求。此外,鸿蒙座舱还具备智慧分屏、鸿蒙副驾屏等功能。

超强硬件加持搭配ADS2.0,智驾再升级。阿维塔11鸿蒙版标配3颗激光雷达,累计共有达34颗智驾传感器,能提供强大的硬件冗余性能。同时,阿维塔11鸿蒙版全面升级至ADS2.0高阶智能驾驶,高速/泊车智能驾驶能力大幅提升,并进一步拓展了城区NCA的落地覆盖。此外,ADS2.0还首创激光雷达融合GOD网络,能够更精准识别异型障碍物,且智能驾驶主动安全性能也进一步提升。

forum.jpg

2、发布ADS2.0,稳居智能驾驶国内第一梯队

2023年4月16日,华为于2023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前夕首发HUAWEI ADS 2.0(Advanced Driving System,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及智能座舱、智能车载光、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服务等一系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宣布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 2.0将在AITO问界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首发。后续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HI版也将升级,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车型搭载。ADS2.0一次性购买价为36000元,包年/包月订阅价格分别为7200元/720元,随着智能驾驶功能持续增强,价格预计将持续上涨。

forum.jpg

03

业务布局


1、智能电动:打造高集成、高效率的智能电动产品

华为智能电动业务是华为网络能源产品线的延伸,包括车载电源mPower、VDC智能电动平台硬件、整车控制OS和整车控制软件,具体产品包括DriveONE多合一电驱动系统、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智能汽车热管理系统TMS等。


华为借助其ICT领域30年积累,结合其领先的云计算、AI、大数据技术,打造其智能电动解决方案。华为mPower智能电动产品包含电池、电驱、电控及充电产品等多个模块。电池方面,华为提供端云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电池控制单元(BCU)、电池采样单元(BMU)和云BMS,精确监控电池状态,保证电池安全。电控方面,电子工程专辑提供的数据表明华为提供的电机控制器(MCU)拥有业界最高峰值效率98.5%、高功率密度和优秀的防抖技术。电驱方面,华为三合一和多合一电驱高集成密度、高NEDC效率,减小体积的同时保证了性能。充电方面,华为车载充电系统集成了车载充电机(OBC)和电压变换器(DC/DC),电源分配单元(PDU)可选集成,加上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提供高安全、高效率的充电表现。

forum.jpg

HUAWEI DriveONE电驱动系统带来高集中度、高性能和高舒适度。HUAWEI DriveONE三合一电驱目前覆盖150kW、165kW、220kW、270kW,采用一体化设计,深度集成电机控制器(MCU)、电机和减速器。其低功率产品集中度高,布置空间小;噪音低,78dB静音;效率高,续航里程长;88% NEDC效率。高功率产品为800V高压平台,峰值效率最高可达94.5%。


2、智能座舱:高性能、低耦合的座舱平台提供开发的软硬件生态

华为智能座舱以提升核心能力和构建软硬件开放生态为主要发展方向。华为智能座舱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软件平台、车机模组、显示平台和生态。


随着用户对座舱应用多样性的要求逐渐提升,操作系统标准化、生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标准化的接口可以为操作系统带来大量的开发者,高速丰富系统生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应用。随着未来智驾域和座舱域的进一步融合,底层操作系统需要稳定的黑莓QNX或Linux,同时也需要安卓带来的开放应用生态以满足娱乐的需要。目前方向是兼容多个系统,比如使用虚拟机管理,在座舱内搭载多个底层系统负责不同功能。


HarmonyOS车机操作系统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对开发者来说,鸿蒙操作系统提供了1517个车载业务API,9类车载增强能力Kits,13000+鸿蒙OSAPI,并提供全面开放的工具和技术支持,降低座舱集成开发难度,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和迁移应用。对用户来说,鸿蒙操作系统采用了分布式的架构、模块化的组合设计、软总线的数据传输共享,使得各个智能终端之间可以实现快速的互联互通,应用生态能在多个智能设备间共享,实现如手机与车机之间的无缝流转功能、手机车机信息共享、华为手机所有应用可进入车机等,使系统使用更加便捷。鸿蒙提供部分用户自定义功能,比如调整窗口布局、壁纸、主题等。提供人脸识别功能,自动为不同驾驶者切换其个人账户,同步其行程安排、通讯录、app账号等,带来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forum.jpg

鸿蒙通过三段式架构将多种应用集成于车机,丰富用户体验。华为将应用分为鸿蒙精品应用、鸿蒙生态应用和长尾应用三类。精品应用为大部分用户高频使用的应用,华为将其深度集成HarmonyOS车机上的能力,如HMS-A语音能力、账号能力、无缝流转能力等,会针对车机场景进行深度适配。生态应用主要为华为1+8布局下的产品,如平板、电脑、手机、智慧大屏,会带入到车机上来。第三类长尾应用为只有偶尔会用的非常用应用,华为通过手机投屏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需求。

forum.jpg

软件平台——HMS-Automotive平台为下游厂商提供了便捷的开发环境。HMS-Automotive平台提供了语音、视觉、声音分区、音响音效、触控等kits,并且提供了融合感知结果。华为将这些结果以API的方式开放给Tier1、主机厂、应用生态厂商,使其基于感知结果开发应用和功能,减少其重复进行感知工作,加速车的智能化转型。

车机模组——可插拔式的高性能车机模组保证了优质的性能和稳定的更新。一般来说,车的生命周期在10~20年,需要对硬件和系统进行迭代来防止系统落后,影响用户体验。华为的可插拔式车机模组可以替换中央处理单元,在下一代产品推出后可以进行更换,提升性能。此外,下游Tier1厂商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减少重复操作,降低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forum.jpg

显示平台——车载智慧屏性能逐步对标手机屏幕,提升用户使用感受。华为中控屏使用HDR技术,加上基于麒麟模组的软件处理,实现了广色域1000nits,相比于业内平均600nits来说有了大幅度提升。此外,华为智慧屏低蓝光,无屏闪,并且可以依据用户习惯来个性化调节屏幕亮度。

生态——硬件解耦持续升级,软件开放不断更新。硬件方面,开放OpenLab,与外设的合作伙伴联合定义硬件接口,做到硬件即插即用,可以在车的生命周期里面持续更新,多硬件之间互联互通。软件方面,HMS-A将语音等技术通过API的方式开放接口,帮助合作伙伴快速开发。

forum.jpg

3、智能驾驶:MDC实现L2~L5级别自动驾驶全覆盖

(1)华为MDC平台车路云协同,开放全方位合作

华为MDC平台是实现智能驾驶全景感知、地图&传感器融合定位、决策、规划、控制等功能的决策系统,搭载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及MDC Core,兼容AUTOSAR,支持L2+~L5平滑演进,结合配套的完善工具链,客户或生态合作伙伴可灵活快速的开发出针对不同场景的智能驾驶应用。现在已有四款计算平台产品,算力区间涵盖了从48TOPS到400TOPS以上,实现从乘用车到商用领域的矿山、港口再到RobTaxi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全覆盖。

forum.jpg

华为MDC平台具有云端训练与仿真服务、V2X车路协同服务、OTA升级服务与远程告警与诊断服务,从而保障基于华为MDC平台的智能驾驶应用,可通过“车-路-云”三级架构,随技术升级而不断优化完善。

MDC平台在多应用场景及多款车型落地。最新发布的MDC810稠密算力达到400+TOPS,拥有16个摄像头、12个can和8个车载以太,发布即量产,算力在行业内处于前列,适用于乘用车及RoboTaxi的L4~L5级别自动驾驶,在多场景中快速商用落地。

(2)“八爪鱼”平台协助车企构建开发能力

“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围绕自动驾驶开发最关键的四大要素——硬件、数据、算法和高精地图,构建了一套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自动驾驶闭环迭代的开放平台,旨在通过车云协同的能力封装、业内领先的标注能力、升级的虚拟仿真以及安全合规的一站式云服务,协助车企0基础构建自动驾驶开发能力,降低门槛并提升效率,同时有效解决了目前自动驾驶开发面临的海量数据处理难、数据标注成本高、仿真测试效率低、高精地图覆盖少等问题。

forum.jpg

(3)传感器广泛布局,构建感知铁三角

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高阶自动驾驶驱动感知能力全面升级。辅助驾驶可能更多关注人和车的进展,而对于自动驾驶则要求更全面的目标检测以及更高的执行度。华为智能驾驶传感器布局高分辨成像毫米波雷达、高线数激光雷达和8M高性能摄像头,共同打造了一个感知铁三角,满足自动驾驶更高水平的全目标、全覆盖、全工况、全天候”4个“全”要求。

4、智能网联:聚焦城市“车路云网图”,实现全面协同

智能网联是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积累最为深厚的领域,也是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切入点。华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聚焦城市“车路云网图”协同端到端解决方案建设,通过1底座+2引擎+3测试+N应用的整体架构,构建“全息感知、全域联接、全局智能、云边协同”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智能网联业务核心产品包括5G车载模组MH5000、T-Box、路侧通信单元RSU6201等。

华为云全面布局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2022年11月,华为云正式发布“1+3+M+N”全球汽车产业云基础设施布局,加速汽车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在智能网联领域,华为云发布分布式车联网解决方案,在北上广等热点城市支持分布式车联网节点部署,实现10毫秒时延圈覆盖热点区域,同时华为云提供Tb级云骨干网,支持车联网数据高速入云。

forum.jpg

04

产业链及合作模式


1、潜在产业链梳理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延续“云-管-端”架构。云:智能车云;管:智能网联;端则从最初的车机扩展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三大终端,形成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五大业务,通过“5G汽车生态圈”,聚焦核心部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和汽车领域产业链伙伴的合作,以供应商、HI模式和华为智选三种模式赋能车企,目前和赛力斯、长安、广汽埃安、北汽极狐深度合作,同时助力宝马、奥迪、长城等优质车企。目前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获得车规级认证,已覆盖高、中、低全系列产品,至2021年末拿下6款乘用车定点,获超11个商用车/专用车领域项目合同。4月17日,问界M5系列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正式上市,首次搭载HUAWEI 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3.0车型,后续仍有10余款车型装载ADS2.0系统,产品放量可期。

forum.jpg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五大业务的同时,叠加iDVP数字化平台打造智能汽车数字底座,全方位赋能整车企业。华为和赛力斯等联合设计、联合生产、联合销售、联合服务更开创汽车行业造车新模式,利好国内智能汽车生态整体,有望发挥现有手机电子算法优势,结合资金、人才优势,将原来掌握在国际巨头谷歌、英伟达、Velodyne等手中的智能汽车关键要素国产化,同时带动产业链上游硬件企业、产业链软件合作企业蓬勃发展。


2、产业链合作伙伴

(1)整车

华为为整车合作伙伴提供多维支持:华为具备ICT技术支持,软硬件整合配置,整车全栈式解决方案; 整车企业具备整车定义、造型和整车制造能力,双方强强联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forum.jpg

提供华为Inside全栈解决方案。利用华为在To C转型,在终端、在手机消费电子业务积累的品牌渠道零售、营销以及产品定义的这些经验来帮助车企一起来定义更好的产品,做更好的产品设计、产品的体验、产品的营销、产品的渠道、零售营销,在各个方面进行助力。


提供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提供基于昇腾SoC的硬件、自动驾驶操作系统AOS和车控操作系统 VOS,以及AutoSAR中间件,支持车企开发智能驾驶软件。重点打造智能驾驶软件、传感器和执行器三大生态圈。截止6月,已有20多家企业发布基于华为MDC的多场景商用解决方案。


(2)零部件

随着华为HI产品不断发布,HI车型不断上市后,产业链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将逐渐加入,届时HI 产业链机会将更多元。

forum.jpg

3、合作模式

依托于五大智能领域、三十多种产品,提供三种合作模式。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板块衍生出三种业务模式,分别为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华为HI(Huawei Inside)模式、华为智选模式。

forum.jpg

(1)智选合作模式

智选模式:与HI模式相比,华为深度参与产品设计、营销以及终端销售,在开发进程和商业布局方面的话语权更重。智选模式更加偏向于ToC,基于华为在智能终端领域积累的强大渠道优势和品牌力,为相关产品销售进行赋能。


智选模式以赛力斯为起点,合作业务迅速铺开。华为智选模式最早选择赛力斯合作,先后推出赛力斯SF5、问界M5/M7等多款产品,问界产品销量表现较为出色。智选模式合作迅速铺开,据36氪报道,华为业务与多家车企开展合作。其中,极狐品牌继HI模式后,计划推出智选模式合作车型。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也分别与华为有至少一款产品合作。智选模式与车厂合作较深,从产品设计、零部件供应、销售渠道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2)Huawei Inside合作模式(即HI模式)

华为HI模式: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覆盖5大智能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服务)以及整套零部件(涉及30多种智能化部件)。为了顺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HI提供了三大计算平台,分别为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对应三大操作系统,分别为AOS、HOS和VOS,以此实现软件定义汽车,支持应用的持续开发和迭代,做到产品的常用常新。公司已经与北汽、长安、广汽达成基于华为HI模式的合作,推出了北汽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长安阿维塔11两款车型,与广汽合作开发的大型SUV预计将于2023年底量产。

forum.jpg

Huawei Inside模式是华为与车企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与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汽车子品牌。该品牌将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车身将打上HI标识。HI模式车型均搭载华为高阶智驾方案ADS,辅助驾驶功能表现出色。但软硬件配置要求较高,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合作车型价格带普遍较高,加上产品交付较慢等问题,使得HI模式商业化进展缓慢。


(3)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

在传统供应商合作模式下,华为为车企提供以MDC为核心的高品质的智能化零部件,助力车企造好车。华为MDC性能卓越、安全、稳定、可迭代、车规级、可量产、标准化、配套工具链完善,受到大部分企业青睐。华为为长城(机甲龙)、广汽(AION LX Plus)、比亚迪、吉利、上汽等企业的多个品牌提供MDC产品,Momenta、禾多科技、商汤科技、MINIEYE、易控智驾、主线科技等企业也基于华为MDC610/MDC300开发各自智能驾驶功能及相关算法。


华为与大量厂商建立起广泛合作关系,涉及产业链多个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合作建立,华为技术水平也会在不断合作中逐渐提升,产品覆盖会更全面、性能表现更加出色、更加适合车机场景。


05

产业机遇


华为汽车业务将给以下两大类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一是智选和HI模式的整车合作伙伴,二是上游零部件企业,包括直接与华为实现合作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深度绑定华为智选“朋友圈”以及Inside模式合作整车品牌的供应商。


1、华为大力支持,智选和Inside品牌销量爆发可期

整车-智选:目前华为智选模式的合作企业主要有赛力斯、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和北汽蓝谷,智选车型在2023~2025年期间加速上市。问界M9和奇瑞华为LuxeedS7预计将在2023年11月和12月正式上市,分别定位全尺寸旗舰SUV和高能大空间智慧轿跑。从2025年起,江淮-华为的智选合作有望进入量产周期,预计新车型也将锚定高端市场。北汽-华为也将开启智选合作,在北汽BE22平台上打造高端智能纯电轿车,预计将形成5万辆的年产能。


整车-HI:华为HI模式合作伙伴主要有阿维塔(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和北汽蓝谷,阿维塔新车有望带来增量。华为HI模式的全新车型阿维塔12已在德国慕尼黑车展首发亮相,定位豪华中大型纯电轿车,目前已完成工信部申报,有望在Q4正式发布。北汽蓝谷预计将逐步转型智选模式,推动与华为的合作深化。

forum.jpg

2、智能电动带来增量零部件,传统零部件亦有新需求

华为核心优势在于ICT技术,制造加工将寻求供应链合作,上游零部件企业有望受益。华为电动智能领域的优势聚焦设计和软件,硬件零部件以采购和外协为主,将为供应链上游创造大量机遇。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然较强的背景下,华为汽车业务相关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需求强烈,预计将主要利好具有国产替代能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具体可以归类为电动智能增量零部件和传统零部件两种机遇。


电动智能新零部件机遇:华为在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系统、三电系统和热管理等系统实施自研+合作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将积极与上游企业合作。智能化控制器、显示屏类器件、声学类器件、光学类器件、车载空调、冷却器、控制阀类、管路和线束等零部件存在自主设计、生产外包的趋势,上游企业将迎来合作研发和代工生产的机遇。

forum.jpg

智能化:在华为自研芯片、系统和软件的基础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生产企业迎来代工机遇;顺应华为推动高阶智能驾驶落地的趋势,雷达、摄像头和惯导等感知器需求将迎来增长,线控制动、电助力转向和空气悬架等智能驾驶执行器也将有需求提升的趋势;随着华为智能座舱渗透率提升,HUD、显示屏、扬声器、智能车灯、无线充电和NFC钥匙等零部件的需求将迎来增长。

电动化:华为自研三合一、多合一电驱动系统,动力域高度集成化。多合一系统集成电机控制器(MCU)、永磁同步电机、减速器、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及电源分配单元(PDU)六大部件,支持融合BMS软件算法。华为智能电动解决方案DriveONE攻克了智能油冷、低摩擦轴承、齿轮修形、智能辅驱算法等技术难点,适用于纯电和增程等多种动力系统;华为自研车载充电系统,集成OBC、逆变、DC/DC功能和PDU配电功能,具备高性能、高功率密度、高可靠、良好EMC兼容性等特点;华为还在高压快充平台方案上积极布局,极狐和阿维塔已搭载华为合作的750V平台。此外,华为数字能源在2023年已推出全新一代液冷超充充电桩,输出电压最高可达1000V,最大输出电流为600A,最大功率达到600kW。随着华为智选和Inside车型销量提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零部件、功率器件、高压快充桩和超充液冷系统等零部件需求将持续增长。

热管理:华为2021年发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TMS,以高度集成化为特征,将压缩机、储液罐、水阀、电子阀等12个主零件融合一体,管路等零部件的数量和装配工作量大大降低。TMS还将原本分散式的多个热管理ECU(电子控制单元)融合进单个EDU,使得控制系统设计更加简洁,设计方案较为先进。问界和阿维塔已搭载华为TMS热管理系统,东风风行和远航品牌的2023新款车型也宣布采用华为TMS热管理+热泵空调,随着智选、HI和外供车型放量,华为TMS热管理系统的出货量有望提升,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销量将受益。

传统零部件机遇:在汽车车身系统、内外饰系统、制动系统、底盘系统和安全系统等系统的传统零部件板块,上游供应商与华为能力互补。优质零部件企业将迎来与华为同步研发的机遇,有望在新车型/新平台的生命周期早期介入,形成长期配套关系。

来源:投研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