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概述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一种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用于表征晶体结构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分析从样品表面反射回来的电子的衍射模式,能够精确地测量晶体的取向、晶界的角度差异、不同物相的识别,以及晶体的局部完整性等关键信息。


1.png


传统衍射技术的局限性


传统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取向分析方法,如X光衍射(XRD)和中子衍射,虽然能够提供材料的宏观统计信息,但在微观层面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这些技术通常无法将晶体结构和取向信息与微观组织形貌相对应,也无法准确揭示多相材料和多晶材料中不同相及不同晶粒取向在宏观材料中的分布状况。


EBSD技术的优越性


EBSD技术则能够进行微织构分析、微取向和晶粒取向分布的测量,将晶体结构和取向信息与微观组织形貌紧密结合,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细的分析手段。它能够提供点衍射分析,这是X光衍射和中子衍射难以实现的。


此外,EBSD相较于SEM中的电子通道花样(SAC)和TEM中的微衍射(MD),在样品制备和自动化快速测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EBSD技术的特点


1. 高精度的微区物相鉴定

EBSD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微区物相鉴定新方法,补充了X光衍射和电子衍射技术,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


2.png


2. 微区织构分析


EBSD的晶体取向分析功能使其成为微区织构分析的标准技术,EBSD技术具有高速分析能力,每秒可测定100个点,结合自动化数据采集能力,使其在晶体结构和取向分析上兼具透射电镜的微区分析特点和X光衍射的大面积统计分析特点。


4. 简单的样品制备


EBSD的样品制备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