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夯实基础,丰富源头供给。只有厚植基础才能厚积薄发,科技在快速发展,固本强基是以慢取胜之道。当前机器人还面临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有很多难题还有待突破,应着力夯实基础,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发展核心技术提供后劲。
二是要注重生态,培育创新土壤。在机器人领域,我们面对的是新兴学科,也是一个小学科,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着学科的交叉、产业的大融合和行业覆盖面广这样的新特点。要推进跨界融合、高效组织的创新格局,从零到一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原始创新,需要有效地研究组织方式,而从一到N更多呼唤的是有效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着力搭建综合技术、资本、市场要素与人才成长的公共服务平台,拓展技术服务与交易,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努力构建产学研用融合良好发展的新生态。
三是要注重伦理,强化科技智力前沿布局。智能科技日新月异,但伦理进化不容忽视。中国组建的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将有利于系统地推动科技伦理建设,有利于恪守伦理道德底线与科技进步发展之间的平衡。要协同好社会科学与科技界、产业界和法律界的专家学者联系,深入研讨人机协同与未来伦理道德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与应对措施。这些需要国家之间的有效合作。
四是要开放合作,深化交流互动共享机制。商品、技术、资金、人员的交流和融通可以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一段时间以来,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对全球创新带来损害。本届大会与往届相比国际元素有增无减,开放合作愿望更加强烈。应对共同挑战,我们要坚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商、共建、共享更多的合作平台,努力推进建立世界机器人领域国际创新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