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汽车与软件定义汽车(SDV)快速发展的今天,软件质量与开发效率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北汇信息2020年发布的《进击----Helix QAC自动化静态测试》一文,恰逢其时地揭示了其测试工具链的最新进化路径。结合技术进化论视角,本文将从CI工具链的多样化以及未来技术演变展望两个维度,重新审视这篇经典文章的启示与延展。
一、从单一工具到CI/CT工具链的生态化整合
原文章的核心场景聚焦于静态代码测试的自动化,但汽车电子开发的复杂性要求测试工具链覆盖模型、代码、动态验证的全生命周期。当前北汇信息的CI/CT工具链已从单一工具扩展到涵盖覆盖模型与代码、静态与动态的完整工具链。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种技术进化维度上。
1. 北汇信息的CI/CT工具链的横向扩展
代码静态测试(Perforce QAC)提供深度代码缺陷检测与合规性验证能力,可以实现自动化代码质量门禁,配合增量分析与多核并行扫描技术大幅缩短反馈周期;
代码动态测试(VectorCAST)与QAC的静态分析互补,实现代码覆盖率分析、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符合ASPICE和ISO 26262对动态测试的强制要求;
模型静态测试(MXAM)支持基于模型的规范检查,与QAC形成“模型-代码”双轨合规性验证,确保MBD(基于模型开发)流程的完整性;
模型动态测试(TPT)支持基于Simulink模型的自动化测试、AUTOSAR架构的自动化测试,以及自动化背靠背测试,确保模型和代码一致性;
注:上述工具集成方案及效果详见《CI/CD方案:推动智能汽车开发的高效利器》
HiL测试工具(如CANoe VT)借助北汇信息自主开发的PAVELINK TestCenter和TestAgent,可以轻松实现HiL的自动化测试,详见《OTA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2.测试工具纵向深化
以静态测试工具为例,原文章中,对Perforce QAC的集成主要集中在静态分析功能的实现上,但随着越来越多项目的实施落地,收集到了很多一手客户需求反馈,我们也对QAC的自动化做出来更多的定制化开发工作,如:
- 基于Jenkins内部库开发的QAC规则阈值门禁,可以实现指定QAC规则集的阈值门禁;
- 基于Jenkins的邮件通知模板,可以实现对QAC分析结果汇总,并及时反馈给开发和测试人员;
- 指定源文件或文件夹的QAC分析,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编译脚本的前提下,在QAC同步过程中只添加指定的源码进行分析;
- 开发了基于Docker的QAC测试环境自动构建及分析脚本。
- 结合需求管理工具(如Polarion),实现从需求到测试用例、代码变更、缺陷报告的全程追溯,确保CI流程符合ASPICE高阶要求。
同时,Perforce QAC原厂商,基于敏捷开发中存在的痛点 ,在新版本中引入了:
- 增量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在CI流水线中,无缝对接Git等版本控制系统,触发增量分析,确保每次提交快速反馈合规性问题,避免缺陷累积;
- CI Build组件,支持在基于云的CI流水线中运行分析作业、容器化构建任务,以及通过内置 Web API 集成到各种 CI/CD 平台中。
这样的技术进化同样也可以在别的测试工具中看到,比如:
- TPT提供的Jenkins插件持续更新,工具API接口不断完善,在Linux环境中新增AUTOSAR Platform以及Silver Platform的支持;
- VectorCAST提供通过命令行导入tst文本类型测试用例,并支持增量分析功能,且其Jenkins插件提供的功能丰富多样。
二、未来CI技术演变展望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演进和软件复杂度的指数级增长,传统依赖硬件在环(HiL)的测试模式因成本高、周期长,难以满足快速迭代需求。持续集成(CI)技术正在突破传统边界,向虚拟化、智能化和全栈协同方向深度发展。从Vector推出SiL Kit开源工具到CANoe4SW的云端测试能力,再到Synopsys等厂商推出的虚拟化验证方案,以SiL(软件在环)和虚拟ECU(vECU)为核心的虚拟化测试技术正加速渗透到CI流程中。
• Vector的SiL Kit开源工具通过标准化通信接口,实现了异构工具链的互联互通,为分布式SiL测试提供了轻量化解决方案,未来可能成为虚拟化测试的“中间件”标准。
• Synopsys推出的Silver - Virtual ECU方案通过高精度仿真模型替代物理ECU,支持早期软件验证与自动化测试,未来将与CI系统深度集成,实现“代码提交-虚拟化验证”的分钟级闭环。
• Canoe4SW等工具将HiL能力迁移到纯软件环境,结合云原生架构,可实现测试资源的弹性调度,进一步降低CI环境维护成本
这种演进本质上是对"左移测试"理念的终极实践——当虚拟化技术使每个开发人员都能在本地获得整车级验证环境,当模型分析取代80%的代码级缺陷检查,汽车软件开发将真正实现"编写即正确"的理想状态。而工具供应商的角色,也将从单点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为质量生态的架构师。
三、结语
从静态测试工具到CI/CT生态的进化,不仅是技术功能的叠加,更是软件工程方法论的范式跃迁。未来汽车行业的CI技术将不再是简单的“工具链拼接”,而是以虚拟化测试为底座、场景化为导向、标准化为纽带的生态系统,而以PiL/HiL为核心的持续测试(CT)是这一生态的底层支柱。这一进化不仅需要工具供应商的开放协作,更需要主机厂与Tier1重构研发流程,将CI/CT从“辅助环节”升级为“核心生产力”。北汇信息的实践表明,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质量保障必须与开发流程、工具链、行业标准深度融合,形成“工具-方法-服务”的三位一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