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png 54.png](data/attachment/forum/202308/30/162923vcttc6hriw7c6t7f.png)
前言:这篇文章适合准备从事硬件或者刚刚从事硬件工作的小伙伴们,其实更多是为自己梳理的。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感慨自己的参天大树什么时候才能建立,其实我感觉硬件工程师从来没有全栈这一说。不同的行业差别其实也挺大的,但也不是无迹可寻,很多东西也是相通的,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硬件工程师都是围绕电路设计和 PCB 设计展开的工作。
在整个产品硬件设计研发过程中,可以说电路设计和 PCB 设计只能占到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后期的调试维护工作等。那小白硬件和大佬硬件的区别就在于,大佬知识储备更多,经验更多,能力更强,对于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调试花费的时间更短,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理论课程学习
理论课程主要是都在学校学习的,像我这种,在学校没有好好学,工作好几年了,还要恶补理论知识,去年年底,将数字电路重新复习了一遍,受益匪浅。
从事硬件开发工作的,一般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同学。主要的课程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频电子,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C 语言等课程,其中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在工作运用中非常多,比较重要。
单片机学习
我是在大二下学期开始自学单片机,第一款单片机是 TI 的低功耗 MSP430,用这款单片机做了第一个项目:数字时钟。大三进入学院实验室,跟在学长后面学习,接触了 51 单片机,STM32,K60 等,参加了很多比赛,比如电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物联网,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睡实验室,打地铺,暑假留校,各个高校交流学习,安徽省各个市打比赛,那个时候像着了魔一样,虽然水平很菜,但不得不说,确实收获了很多东西。为什么学习单片机呢?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控制着外设的运行,如电脑里面的 Intel 处理器,手机里面的基带处理器,电子钟里面的 MSP430 处理器,这些你可以称它们为单片机,区别在于性能不一样,主频不一样,能挂载的外设不一样。掌握了单片机技术,相当于掌握了电子产品的核心,这还不重要吗?
开发工具学习
思维导图,大家也看到了,需要学的工具还是挺多的。原理图 PCB 设计工具:其中最常用的如 AD、PADS、Cadence 等。大型的公司用 PADS 和 Cadence 居多,操作友好,功能全面,学校教学课程一般是 Protel 99SE,因为其功能太单一,小伙伴自学都是从 AD 开始。所以学一个 AD,PAD 和 Cadence 二选一即可。原理图仿真工具:一个 Multisim,其实也就够了,我现在用 TI 的 Tina-TI,体积小巧,界面简单,能应付大多数的原理图仿真,平时作为学习辅助用。PCB 仿真工具:4G/5G 平台的 PCB 设计,会进行 PDN 设计,频率越高的芯片,对 PCB 设计的要求也越高。测量分析工具:如示波器、万用表、电子负载、安捷伦电源、信号发生器等,这些都是硬件工程师必备仪器工具。焊接工具:电烙铁,热风枪,这个大家都知道。
电子元器件
电子产品是由一个个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了解元器件特性,学会选型,这是基本功。其中无源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是数量用的最多的器件,一个高端的手机中得用到上千个电容,电阻稍少一些。晶体管,如二极管,三极管,MOS 管,这些应用也非常多,仅次于电阻电容。电源芯片,如 DC-DC,LDO,充电芯片,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中都会有 DC-DC 和 LDO,因为电路中离不开电源供电,离不开电压转换。其他的元器件如:晶振、flash、充电芯片、继电器、光感、RTC、ESD 保护器件等,都是需要掌握的。
不同的产品用的元器件可能都不一样,但是阻容感,晶体管,电源芯片这些是必备的,也是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包括特性,参数,测量,选型,COST DOWN 等。总线接口协议做车载电子产品,OBD、CAN、J1850、SW-CAN 这些内容需要学习。三轴加速度计的 I2C 和 SPI 协议,温度传感器的 1-WIRE 协议,音频的 I2S 协议,SIM 卡的 SIM 协议,内存的 DDR 协议等,常见的 USB、UART、RS-232、RS-485 等,这些都是必学内容。
当然还是看你公司的产品了,如果用不到,你当然可以不学,但是你换一家公司,可能就用到这个接口协议了。进阶内容电源完整性,EMC 电磁兼容,射频电路设计等进阶内容,我也在持续学习中,是属于比较难的,但是对提高自己能力也有很大帮助。